不辨菽麦

[ bù biàn shū mài ]

不辨菽麦拼音

[ bù biàn shū mài ]

不辨菽麦的意思

菽:豆子。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不辨菽麦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,故不可立。”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繁体 ]

不辨菽麥

[ 成语正音 ]

菽,不能读作“jiāo”。

[ 成语用法 ]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脱离实际

不辨菽麦近义词

愚昧无知目不识丁

不辨菽麦反义词

博学多才学富五车

不辨菽麦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荒淫无道,经常滥杀无辜,群臣经常互相倾轧。大臣栾书、中行偃在宠臣匠丽氏家里活捉晋厉公,并在两年后处死晋厉公。由于晋襄公的大儿子是白痴,连豆子、麦子都分不清,只好立其小儿子周子为晋悼公。

不辨菽麦造句:

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。(郭沫若《银杏》)

不辨菽麦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不辨菽麦成语接龙

  • 麦饭豆羹  羹:汤。指粗劣食品。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。
  • 麦丘之祝  指直言之谏。
  • 麦秀两歧  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。为丰收之兆,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。②唐教坊曲名。
  • 麦穗两岐  ①一麦两穗。旧时以为祥瑞,以兆丰年。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。②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。
  • 麦秀黍离  哀伤亡国之辞。
  • 麦穗两歧  一根麦长两个穗。比喻年成好,粮食丰收。
  • 麦秀两岐  岐,同“歧”。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。为丰收之兆,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。同“麦秀两歧”。

不辨菽麦的意思是菽:豆子。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abcd的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不辨菽麦的意思及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英语翻译、出处和不辨菽麦造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gz109.cngz109.cn/bbsm.html

相关推荐

  • 施绯拖绿 清曹寅《呼卢歌》:“袒呼不辨王与李,施绯拖绿须眉张。”
  • 螳螂拒辙 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载文》:“乃其申诰誓,降移檄,便称其智昏菽麦,识昧玄黄,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,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。此所谓厚颜也。”
  • 不分青白 见“不分皂白”。
  • 智昏菽麦 南朝·梁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朝秀晨终,龟鹤千岁,年之殊也。闻言如响,智昏菽麦,神之辨也。”
  • 屯毛不辨 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
  • 吐食握发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虽笔不集札,菽麦不辨,为之倒屣,吐食握发。”
  • 不知薡蕫 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莢,薡蕫。”郭璞注:“似蒲而细。不知薡蕫者,岂不辨菽麦意乎?”
  • 不辩菽麦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穷达》:“庸俗之夫,暗于别物,不分朱紫,不辩菽麦。”
  • 不辨菽粟 清·龚自珍《农宗》:“婢妾之养不备,则不世;祠祭弗如式,不世;不辨菽粟,亦不世。”
  • 不辨真伪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九回:“晋文公先年过曹,曹人多有识得的,其夜仓卒不辨真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