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部队辛苦的成语(119个)

  • 1、

    哀兵必胜 [ āi bīng bì shèng ]

    释义: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

  • 2、

    暗渡陈仓 [ àn dù chén cāng ]

    释义:渡:越过;陈仓:古县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。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。也隐喻男女私通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暗渡陈仓》第二折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度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

  • 3、

    安营下寨 [ ān yíng xià zhài ]

    释义:安、下:建立,安置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部队驻扎下来。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杂剧楔子:“今领十万雄兵,来到这里,离徐州不远,清风岭安营下寨。”

  • 4、

    百战百胜 [ bǎi zhàn bǎi shèng ]

    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
    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

  • 5、

    百战不殆 [ bǎi zhàn bù dài ]

    释义:经历许多次战役,都没有遭到危险。形容善于用兵。

    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。”

  • 6、

    百万雄师 [ bǎi wàn xióng shī ]

    释义:为数众多、威武雄壮的军队。

    出处:宋·张载《庆州大顺城记》:“百万雄师,莫可以前。”

  • 7、

    班师回朝 [ bān shī huí cháo ]

    释义:班:调回。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,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回:“后主(刘禅)下诏,宣孔明班师回朝,”

  • 8、

    彼众我寡 [ bǐ zhòng wǒ guǎ ]

    释义:彼:对方。指对方军队势众,而我方力量单薄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晋文公将与楚人战,召舅犯问之曰:‘吾将与楚人战,彼众我寡,为之奈何?’”

  • 9、

    兵强马壮 [ bīng qiáng mǎ zhuà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
    出处:《新五代史·安重荣传》:“尝谓人曰:‘天子宁有种耶?兵强马壮者为之尔。’”

  • 10、

    拔山举鼎 [ bá shān jǔ dǐ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

    出处:《秦并六国平话》卷下:“籍是时年方二十四,力敌万夫,有拔山举鼎之威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保家卫国 [ bǎo jiā wèi guó ]

    释义:保卫家乡和祖国。

    出处:冰心《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》:“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,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!”

  • 12、

    不避艰险 [ bù bì jiān xiǎn ]

    释义:不畏惧艰难险阻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关羽传》:“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车无退表 [ chē wú tuì biǎo ]

    释义:兵车无后退的标志。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。

    出处:《国语·晋语上》:“张侯御曰:‘三军之心在此车也,其耳目在于旗鼓。车无退表,鼓无退声。’”

  • 14、

    城下之盟 [ chéng xià zhī méng ]

    释义: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桓公十二年》:“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打草惊蛇 [ dǎ cǎo jīng shé ]

    释义: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

    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

  • 16、

    大气磅礴 [ dà qì páng bó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浩大。

    出处: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杂能旁魄而无用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刀光剑影 [ dāo guāng jiàn yǐng ]

    释义: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。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。

    出处:南朝 梁 吴筠《战城南囚首》:“剑光挥夜电,马汗昼成泥。”又《边城将》:“刀含四尺影,剑抱七星文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顶天立地 [ dǐng tiān lì dì ]

    释义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
    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奋不顾身 [ fèn bù gù shēn ]

    释义: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

    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负荆请罪 [ fù jīng qǐng zuì ]

    释义:负:背着;荆:荆条。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向人认错赔罪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赴汤蹈火 [ fù tāng dǎo huǒ ]

    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腹背受敌 [ fù bèi shòu dí ]

    释义:腹:指前面;背:指后面。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。

    出处:《魏书·崔浩传》:“裕西入函谷,则进退路穷,腹背受敌;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凤翥龙翔 [ fèng zhù lóng xiáng ]

    释义:翥:鸟向上飞;翔:盘旋飞翔。龙飞凤舞,形容气势非凡。

    出处:明·张居正《陵寝纪》:“山趋水会,凤翥龙翔,信乾坤之……”

  • 24、

    风行雷厉 [ fēng xíng léi lì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。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。

    出处:明·许自昌《水浒记·纵骑》:“官差紧者,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,怕鼠窜掉头者,东溪望忙行边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风行电击 [ fēng xíng diàn jī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迅猛。

    出处:《隋书·扬谅传》:“文安请为前锋,王以大军继后,风行电击,顿于霸上,咸阳以东可指麾而定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风行电扫 [ fēng xíng diàn sǎo ]

    释义:形容气势迅猛。同“风行电击”。

    出处:《隋书·韦洸传》:“公鸿勋大业,名高望重,率将戎旅,抚慰彼方,风行电扫,咸应稽服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攻其不备 [ gōng qí bù bèi ]

    释义:其:代词,指敌人。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。

    出处:《孙子·计篇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攻无不克 [ gōng wú bù kè ]

    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鼓角齐鸣 [ gǔ jiǎo qí míng ]

    释义:鼓:战鼓;角:古代军队中的乐器,即号角。战鼓响,号角鸣。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:“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张郃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邯郸学步 [ hán dān xué bù ]

    释义: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。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胡服骑射 [ hú fú qí shè ]

    释义: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。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,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、射箭等武艺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今吾(赵武灵王)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集腋成裘 [ jí yè chéng qiú ]

    释义:腋:腋下,指狐狸腋下的皮毛;裘:皮衣。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,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。比喻积少成多。

    出处:《慎子·知忠》:“狐白之裘,盖非一狐之皮也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坚壁清野 [ jiān bì qīng yiě ]

    释义: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。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,又抢不到物资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今东方皆已收麦,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揭竿而起 [ jiē gān ér qǐ ]

    释义:砍了树干当武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,进行反抗。指人民起义。

    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
  • 35、

    精力充沛 [ jīng lì chōng pèi ]

    释义:体力强盛,精神充足。

    出处: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他精力充沛,两眼闪光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精神焕发 [ jīng shén huàn fā ]

    释义:形容精神振作,情绪饱满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莲香》:“生觉丹田火热,精神焕发。”

  • 37、

    聚沙成塔 [ jù shā chéng tǎ ]

    释义:聚细沙面宝塔。原指儿童堆塔游戏。后比喻积少成多。

    出处:《妙法莲华经·方便品》:“乃至童子戏,聚沙为佛塔。”

  • 38、

    决胜千里 [ jué shèng qiān lǐ ]

    释义: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。形容将帅雄才大略,指挥若定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运筹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老马识途 [ lǎo mǎ shí tú ]

    释义:老马认识路。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

  • 40、

    力挽狂澜 [ lì wǎn kuáng lán ]

    释义: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障百川而东之,回狂澜于既倒。”

  • 41、

    马足龙沙 [ mǎ zú lóng shā ]

    释义:指驰骋边疆,扬威域外。龙沙,塞北沙漠地方。

    出处:曼殊室主人《班定远平西域》第一幕:“虎头燕颔,人言万里之侯;马足龙沙,胸有千秋之业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炮火连天 [ pào huǒ lián tiān ]

    释义:形容炮火非常猛烈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,何况炮火连天,亲临大敌呢,自然也要逃走了。”

  • 43、

    气宇轩昂 [ qì yǔ xuān áng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精力充沛,风度不凡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,器宇轩昂,料到此人必来游说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气吞山河 [ qì tūn shān hé ]

    释义:气势可以吞没山河。形容气魄很大。

    出处: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背楚投江,气吞山河,知音未遇,弹琴空歌。”

  • 45、

    枪林弹雨 [ qiāng lín dàn yǔ ]

    释义:枪杆象树林,子弹象下雨。形容战斗激烈。

    出处:清 孙雨林《皖江血》:“此时人心一半改,结局真难测。且画策,枪林弹雨,木坏山颓,江城付劫灰。”

  • 46、

    轻而易举 [ qīng ér yì jǔ ]

    释义:形容事情容易做,不费力气。

    出处: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,然人莫能举也。”

  • 47、

    戎马倥偬 [ róng mǎ kǒng zǒng ]

    释义:戎马:本指战马,借指军事;倥偬:繁忙。形容军务繁忙。

    出处: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沪渎唱和诗序》:“此番不期而遇于戎马倥偬之中,真喜出望外矣。”

  • 48、

    戎马生涯 [ róng mǎ shēng yá ]

    释义:指从事征战的生活、经历。

    出处:顾笑言《爱情交响诗》:“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,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,几乎是战无不胜的。”

  • 49、

    飒爽英姿 [ sà shuǎng yīng zī ]

    释义:飒爽:豪迈矫健;英姿:英勇威武的姿态。形容英俊威武、精神焕发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唐·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:“褒公鄂公毛发动,英姿飒爽来酣战。”

  • 50、

    杀身成仁 [ shā shēn chéng rén ]

    释义:成:成全;仁:仁爱,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  • 51、

    身先士卒 [ shēn xiān shì zú ]

    释义: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,冲在士兵前面。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,走在群众前面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当敌勇敢,常为士卒先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纪炀帝大业九年》:“玄感每战,身先士卒,所向摧陷。”

  • 52、

    声东击西 [ shēng dōng jī xī ]

    释义:声:声张。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故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,……”唐·杜佑《通典·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
  • 53、

    声势浩大 [ shēng shì hào dà ]

    释义:声势:声威和气势;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,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,不过声势浩大罢了。”

  • 54、

    十字路口 [ shí zì lù kǒu ]

    释义: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。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 北京通信》:“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,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,——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:站在十字路口。”

  • 55、

    视死如归 [ shì sǐ rú guī ]

    释义: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
  • 56、

    誓死不二 [ shì sǐ bù èr ]

    释义: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

    出处: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 鲁迅《华盖集·夏三虫》

  • 57、

    水深火热 [ shuǐ shēn huǒ rè ]

    释义:老百姓所受的灾难,象水那样越来越深,象火那样越来越热。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,亦运而已矣。”

  • 58、

    四面楚歌 [ sì miàn chǔ gē ]

    释义:比喻陷入四面受敌、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

  • 59、

    铜墙铁壁 [ tóng qiáng tiě bì ]

    释义: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比喻团结一致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梧》楔子:“随他铜墙铁壁,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。”

  • 60、

    完璧归赵 [ wán bì guī zhào ]

    释义: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。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城入赵而璧留秦;城不入,臣请完璧归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