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十分惊恐的成语有哪些(81个)

  • 1、

    不知不觉 [ bù zhī bù jué ]

    释义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
    出处: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
  • 2、

    不知所措 [ bù zhī suǒ cuò ]

    释义:措:安置,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
  • 3、

    驰魂夺魄 [ chí hún duó pò ]

    释义:形容振撼心灵。

    出处:徐迟《地质之光》:“各种印象,新鲜而又庄严,使他目不暇给,驰魂夺魄。”

  • 4、

    胆战心惊 [ dǎn zhàn xīn jīng ]

    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
  • 5、

    动魄惊心 [ dòng pò jīng xīn ]

    释义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
    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。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!”

  • 6、

    顿足失色 [ dùn zú shī sè ]

    释义:顿足:跺脚。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形容十分惊慌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成仓猝莫如所救,顿足失色。”

  • 7、

    篝火狐鸣 [ gōu huǒ hú míng ]

    释义:夜里把火放在笼里,使隐隐约约象磷火,同时又学狐叫。这是陈涉、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。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:‘大楚兴,陈胜王。’”

  • 8、

    惶惶不可终日 [ 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 ]

    释义: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郭沫若《我怎样写和》:“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,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。”

  • 9、

    魂飞魄散 [ hún fēi pò sàn ]

    释义: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。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;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

  • 10、

    魂亡魄失 [ hún wáng pò shī ]

    释义:魂、魄:即迷信所说的灵魂。形容万分惊恐,不知所措;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。

    出处:汉·杨雄《羽猎赋》:“魂亡魄失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魂不附体 [ hún bù fù tǐ ]

    释义:附:依附。灵魂离开了身体。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

    出处:元·乔梦符《金钱记》第一折:“使小生魂不附体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皇皇不可终日 [ 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 ]

    释义: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,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魂惊胆颤 [ hún jīng dǎn ch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万分。

    出处: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33回:“薛举一枝画戟神出鬼没,若舞梨花,遍身解数。官军看了,个个魂惊胆颤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魂惊胆落 [ hún jīng dǎn luò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万分。

    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目连虽是圣人,亦得魂惊胆落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魂惊魄落 [ hún jīng pò luò ]

    释义:形容极度惊恐。

    出处: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诗案》:“此本一上,这厮不独削籍清朝,抑且置身圜土,使众人魂惊魄落,舌结口钳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魂慑色沮 [ hún shè sè jǔ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万状。

    出处:《旧唐书·忠义传·李櫈》:“及兵交之后,被铁骑唐突,飞矢如雨,皆魂慑色沮,望贼奔散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鸡飞狗走 [ jī fēi gǒu zǒu ]

    释义:走:跑。鸡乱飞,狗乱跑。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十三回:“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,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,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,鬼哭神号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惊愕失色 [ jīng è shī sè ]

    释义:失色: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。惊恐得改变了神色。形容十分吃惊。

    出处: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·上卷》:“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,将士皆惊愕失色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惊恐万状 [ jīng kǒng wàn zhuà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害怕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壮而莫支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狼狈周章 [ láng bèi zhōu zhāng ]

    释义:指仓皇惊恐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》:“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、狼狈周章的心情,其直接的原因,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狼顾麕惊 [ láng gù qiān jīng ]

    释义:比喻惊恐万状。

    出处: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文本说孝恭曰:‘自隋无道,四海救死,延项以望真主……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麕惊。’”

  • 22、

    目不暇给 [ mù bù xiá jǐ ]

    释义: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,眼睛来不及看。

    出处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序:“于是检向时所鄙之《飞龙传》,为之删其繁文,汰其俚句,布以雅训之格,间以清隽之辞,传神写物,尽态极妍,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,目不暇给矣!”

  • 23、

    目眐心骇 [ mù zhēng xīn hài ]

    释义: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清·藤谷古香《轰天雷》第八回:“六人从容就戮,不多时将六人尽数斩了,刽子手将血淋淋六个头颅献上,看的人都目眐心骇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鸟骇鼠窜 [ niǎo hài shǔ cu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逃窜。

    出处:宋·曾巩《救灾议》:“彼知己负有司之禁,则必鸟骇鼠窜,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,以扞游缴之吏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魄消魂散 [ pò xiāo hún s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2回:“袭人听了这话,吓得魄消魂散,只叫‘神天菩萨,坑死我了!’”

  • 26、

    魄荡魂飞 [ pò dàng hún fēi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万状。

    出处:《黑籍冤魂》第三回:“到如今烟鬼满天下,闻得国家要行禁烟的命令,都吓得魄荡魂飞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如痴似醉 [ rú chī sì zuì ]

    释义: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。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。亦作“如醉如痴”。

    出处: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·石洞雷火》:“其人如痴似醉,莫知所以然。”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自从西宫阁下,得见了王昭君,使朕如痴似醉,久不临朝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丧魂落魄 [ sàng hún luò pò ]

    释义: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管桦《惩罚》:“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,岔开两腿,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失惊打怪 [ shī jīng dǎ guài ]

    释义: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。也形容大惊小怪。

    出处:元·马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三折:“猛抬头观觑了失惊打怪,原来是匾金环故人犹在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竖起脊梁 [ shù qǐ jí liáng ]

    释义:比喻振作精神。

    出处:宋·陈亮《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》:“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,然正大之体,挺特之气,竖起脊梁,当时轻重有无,独于门下归心而已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丧家之狗 [ sàng jiā zhī gǒu ]

    释义:比喻失去依靠、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元·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似漏网之鱼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神丧胆落 [ shén sàng dǎn luò ]

    释义: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。

    出处:清·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短书——报贝元徽》:“向之主战者,乃始目瞪舌挢,神丧胆落,不敢出一语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失魂丧魄 [ shī hún sàng pò ]

    释义:①形容心烦意乱,精神恍惚。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。

    出处:元·刘唐卿《降桑》第二折:“您孩儿为母不安,这些时衣不解带,寝食俱发,忧凄不止,行坐之间,犹如失魂丧魄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失惊倒怪 [ shī jīng dǎo guài ]

    释义:犹失惊打怪。惊恐;慌张。

    出处:《天花雨》第十四回:“回家方稀奇事,失惊倒怪落三魂。”

  • 35、

    屎流屁滚 [ shǐ liú pì gǔn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之极。同“屎屁直流”。

    出处: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三回:“又闻得禁烟要用强硬手段,更急得屎流屁滚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屎屁直流 [ shǐ pì zhí liú ]

    释义:形容惊恐之极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8回:“这个风声传了出去,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,屎屁直流!”

  • 37、

    无家可归 [ wú jiā kě guī ]

    释义:没有家可回。指流离失所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,渐渐怠慢,不肯相留。要回故乡,已此无家可归。”

  • 38、

    亡魂丧魄 [ wáng hún sàng pò ]

    释义: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。

    出处:《孤本元明杂居·打董达》第二折:“哥哥你宽肺腑,休间阻,我教他亡魂丧魄,认个贤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危言竦论 [ wēi yán sǒng lùn ]

    释义: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。

    出处: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24回:“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,危言竦论改过望同胞。”

  • 40、

    小心谨慎 [ xiǎo xīn jǐn shèn ]

    释义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
  • 41、

    心胆俱裂 [ xīn dǎn jù liè ]

    释义:俱:都。吓破了心和胆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:“窃念备汉朝苗裔,滥叨名爵,伏睹朝廷陵替,纲纪崩摧,群雄乱国,恶党欺君,备心胆俱裂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心烦意乱 [ xīn fán yì luàn ]

    释义:意:心思。心思烦乱,不知怎样才好。

    出处: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心烦意乱,不知所从。”

  • 43、

    心惊胆战 [ xīn jīng dǎn zhàn ]

    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心惊肉跳 [ xīn jīng ròu tiào ]

    释义:形容担心灾祸临头,恐慌不安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不知怎么,这一会儿心惊肉战,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。”

  • 45、

    心有余悸 [ xīn yǒu yú jì ]

    释义:悸: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。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,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。

    出处:柳洲《风雨桃花洲》:“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,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:‘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,庄稼全毁了。’”

  • 46、

    相顾失色 [ xiāng gù shī sè ]

    释义:顾:看;失色:因惊恐而变了脸色。你看我,我看你,吓得脸色都变了。

    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段希尧传》:“使于吴越,及乘舟泛海,风涛暴起,楫师仆从,皆相顾失色。”

  • 47、

    心神不宁 [ xīn shén bù níng ]

    释义:定:安定。形容心情不平静。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3回:“(三藏)心神不宁道:‘徒弟啊,我怎么打寒噤呢?’”

  • 48、

    心殒胆落 [ xīn yǔn dǎn luò ]

    释义:形容十分惊恐。

    出处: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四卷:“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,中外闻之,心殒胆落。”

  • 49、

    猿悲鹤怨 [ yuán bēi hè yuàn ]

    释义:猿和鹤凄厉地啼叫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》诗之二:“猿悲鹤怨因何事?只恐先生袖手归。”

  • 50、

    猿惊鹤怨 [ yuán jīng hè yuàn ]

    释义:猿和鹤凄厉地啼叫。

    出处:宋·王阮《秋日寄舍弟》诗:“猿惊鹤怨草三尺,楚尾吴头天一方。”

  • 51、

    战战兢兢 [ zhàn zhàn jīng jīng ]

    释义:战战:恐惧的样子;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。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
  • 52、

    战战栗栗 [ zhàn zhàn lì lì ]

    释义:战战:戒惧的样子;栗栗:哆嗦,发抖。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
  • 53、

    追魂摄魄 [ zhuī hún shè pò ]

    释义:迷信指摄取魂魄,致人死命。

    出处: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·宋江三十六赞》:“活阎罗阮小七:地下阎罗,追魂摄魄。”

  • 54、

    草木皆兵 [ cǎo mù jiē bīng ]

    释义: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;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
  • 55、

    惊惶万状 [ jīng huáng wàn zhuàng ]

    释义:惊惶:害怕;万状:各种样子,表示程度极深。形容害怕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状而莫支。”

  • 56、

    兢兢战战 [ jīng jīng zhàn zhàn ]

    释义: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
  • 57、

    精神恍惚 [ jīng shén huǎng hū ]

    释义:恍忽:糊里糊涂的样子。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。

    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〉》:“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。”

  • 58、

    毛骨悚然 [ máo gǔ sǒng rán ]

    释义:悚然:害怕的样子。汗毛竖起,脊梁骨发冷。形容十分恐惧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秦王闻之,不觉毛骨悚然。”

  • 59、

    面如土色 [ miàn rú tǔ sè ]

    释义:脸色呈灰白色。形容惊恐之极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关联主:“孙婆只道被俞良所告,惊得面如土色。”

  • 60、

    面无人色 [ miàn wú rén sè ]

    释义:脸色没有一点血色。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广为匈奴所败,吏士皆无人色,广意气自若。”

形容十分惊恐的词语有哪些(1个)

  • 道路相告路上行人互相传递消息。形容消息或事件引人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