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战争危害的成语(31个)

  • 1、

    背井离乡 [ bèi jǐng lí xiāng ]

    释义:离开家乡到外地。

    出处:元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一折:“送的他离乡背井,进退无门。

  • 2、

    兵荒马乱 [ bīng huāng mǎ luàn ]

    释义:荒、乱:指社会秩序不安定。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
  • 3、

    兵连祸结 [ bīng lián huò jié ]

    释义:兵:战争;连:接连;结:相联。战争接连不断,带来了无穷的灾祸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,兵连祸结,三十余年。”

  • 4、

    兵戎相见 [ bīng róng xiāng jiàn ]

    释义: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
    出处: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三章三:“从至正十六年起,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,大小数百战,互有胜负。”

  • 5、

    兵拏祸结 [ bīng ná huò jié ]

    释义:战争、灾祸连续不断。同“兵连祸结”。

    出处:《宋史·陈良祐传》:“今遣使乃启衅之端,万一敌骑犯边,则民力困于供输,州郡疲于调发,兵拏祸结,未有息期。”

  • 6、

    兵慌马乱 [ bīng huāng mǎ lu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
    出处:明·陆华甫《双凤记》第二一折:“乱纷纷东逃西窜,闹烘烘兵慌马乱,一路奔回气尚喘。”

  • 7、

    楚界汉河 [ chǔ jiè hàn hé ]

    释义:楚、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。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。

    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6回:“霎时间烟焰冲霄……仿佛枪林弹雨,依稀楚界汉河。”

  • 8、

    春秋无义战 [ chūn qiū wú yì zhàn ]

    释义: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。也泛指非正义战争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‘春秋无义战。’”

  • 9、

    大动干戈 [ dà dòng gān gē ]

    释义:大规模地进行战争。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
    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大张声势 [ dà zhāng shēng shì ]

    释义:大造声势,扩大影响。

    出处:《宋史·李师中传》:“今修筑必广发兵,大张声势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倒载干戈 [ dào zài gān gē ]

    释义: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……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刀枪入库 [ dāo qiāng rù kù ]

    释义:没有战争,不用武备;和平麻痹,解除武装,不作戒备。

    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其时天下太平已久,真个是:马放南山,刀枪入库,五谷丰登,万民乐业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倒戢干戈 [ dǎo jí gān gē ]

    释义: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同“倒载干戈”。

    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二》:“偃革为轩,倒戢干戈,示不复用兵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放牛归马 [ fàng niú guī mǎ ]

    释义: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伐罪吊民 [ fá zuì diào mín ]

    释义:伐:讨伐。吊:慰问。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

    出处:南朝(梁)任方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伐罪吊民,一匡靖乱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伐罪吊人 [ fá zuì diào rén ]

    释义: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“人”当作“民”,因避太宗讳改。同“伐罪吊民”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道济曰:‘伐罪吊人,正在今日。’皆释而遣之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国破家亡 [ guó pò jiā wáng ]

    释义: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
    出处:金·元好问《送仲希兼简大方》诗:“家亡国破此身留,留滞聊城又过秋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接连不断 [ jiē lián bù duàn ]

    释义: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三回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尸横遍野 [ shī héng biàn yě ]

    释义:尸体到处横着。形容死者极多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坚驱大军,杀得尸横遍野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血流漂杵 [ xuè liú piāo chǔ ]

    释义:杵:捣物的棒槌。血流成河,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。形容战死的人很多。也泛指流血很多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会于牧野,罔有敌于我师,前徒倒戈,攻于后以北,血流漂杵。”汉·贾谊《益攘》 :“炎帝无道,黄帝伐之,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赤地千里 [ chì dì qiān lǐ ]

    释义:赤:空。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晋国大旱,赤地千里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流离失所 [ liú lí shī suǒ ]

    释义:流离:转徒离散。无处安身,到处流浪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窃见关东困极,人民流离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满目疮痍 [ mǎn mù chuāng yí ]

    释义: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。

    出处:《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》:“惟自武汉事起,各省响应,兵连祸结,满目疮痍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民不聊生 [ mín bù liáo shēng ]

    释义:聊:依赖,凭借。指老百姓无以为生,活不下去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妻离子散 [ qī lí zǐ sàn ]

    释义: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父母冻饿,兄弟妻子离散,”

  • 26、

    生灵涂炭 [ shēng líng tú tàn ]

    释义:生灵:百姓;涂:泥沼;炭:炭火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。”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天下太平 [ tiān xià tài píng ]

    释义:处处平安无事。指大治之世。

    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天下太平,万物安宁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黩武穷兵 [ dú wǔ qióng bīng ]

    释义:黩:随便,任意;穷:竭尽。随意使用武力,不断发动侵略战争。形容极其好战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而听诸将徇名,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,士卒雕瘁,寇不为衰,见我已大病矣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残垣断壁 [ cán yuán duàn bì ]

    释义:倒塌了的墙壁,形容残破的景象

    出处:陈立德《前驱》:“到处是毁于炮火的残垣断壁,到处是一堆堆尸体、一摊摊淤血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兵连祸深 [ bīng lián huò shēn ]

    释义: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

    出处:唐·陆贽《冬至大礼大赦制》:“兵连祸深,变起都邑,六师播荡,九服震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