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雅和俗的成语(146个)

  • 1、

    白丁俗客 [ bái dīng sú kè ]

    释义:白丁:没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辈。

   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庞掠四郡》一折:“往来无白丁俗客,谈笑有上士高宾》”

  • 2、

    不登大雅之堂 [ 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 ]

    释义: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

   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部评话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”

  • 3、

    砭庸针俗 [ biān yōng zhén sú ]

    释义:指救治凡庸鄙陋。砭:刺。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。

    出处:清·龚炜《巢林笔谈·双忠寺碑文》:“其文足以砭庸针俗,卓识大力,一空当世作者。”

  • 4、

    避世离俗 [ bì shì lí sú ]

    释义:指逃避浊世,超脱凡俗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定贤》:“以清节自守,不降志辱身为贤乎?是则避世离俗,长沮、桀溺之类也。”

  • 5、

    避俗趋新 [ bì sú qū xīn ]

    释义: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

    出处:叶圣陶《未厌集·苦辛》:“‘拜年’有什么意义呢?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。于是相率不‘拜年’,表示避俗趋新。”

  • 6、

    变风改俗 [ biàn fēng yì sú ]

    释义: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。

    出处:汉·王符《潜力夫·论三式》:“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者也,必使足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

  • 7、

    变风易俗 [ biàn fēng yì sú ]

    释义: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向使秦缓其刑罚,薄赋倒敛……变风易俗,化于海内,则世世必安矣。”

  • 8、

    不僧不俗 [ bù sēng bù sú ]

    释义:犹言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

    出处:《醒世恒言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添了终身?”

  • 9、

    才望高雅 [ cái wàng gāo yǎ ]

    释义:形容人富有才学,享有很高的声望,不同流俗。

    出处:《旧唐书·陆象先传》:“陆景初才望高雅,非常所及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采风问俗 [ cǎi fēng wèn sú ]

    释义:采集歌谣,访问风俗。

    出处:清·俞蛟《梦厂杂著·潮嘉风月》:“采风问俗,纪载宜详;品翠题红,篇章争丽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超尘出俗 [ chāo chén chū sú ]

    释义: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出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出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刘孝标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徐穉,字儒子,豫章南昌人,清妙高跱,超世绝俗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超俗绝世 [ chāo sú jué shì ]

    释义:指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

    出处:汉·赵壹《非草书》:“夫杜崔张之,皆有超俗绝世之才,博学余暇游手于斯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崇雅黜浮 [ chóng yǎ chù fú ]

    释义:指在文风上崇尚雅正,摈弃浮华。

    出处:《新唐书·文艺传序》:“玄宗好经术,群臣稍厌雕瑑,索理致,崇雅黜浮,气益雄浑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舂容大雅 [ chōng róng dà yá ]

    释义:指文章气度雍容,用辞典雅。

    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四》:“宋末文格猥琐,元末文格纤秾,故宋景濂诸公,力追韩欧,救以舂容大雅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从俗浮沉 [ cóng sú fú chén ]

    释义: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

    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感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逴俗绝物 [ chuò sú jué wù ]

    释义:犹言超世绝俗。

    出处: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五:“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,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典则俊雅 [ diǎn zé jùn yǎ ]

    释义:端庄高雅而标致。

    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一切张罗款待,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……[凤姐]洒爽风流,典则俊雅,真是‘万绿丛中一点红’了,——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,挥霍指示,任其所为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敦风厉俗 [ dūn fēng lì sú ]

    释义:使民风纯朴敦厚。

    出处: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是以先王沿物之情,为之轨法,故八刑备于昔典,奸律炳于来制,皆所以谋其始迹,访厥成罪,敦风厉俗,永资世范者也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敦世厉俗 [ dūn shì lì sú ]

    释义:使民俗敦厚,世风振兴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御试制科策》:“欲兴利除害,则无其人,欲敦世厉俗,则无其具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遁俗无闷 [ dùn sú wú mèn ]

    释义: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。同“遁世无闷”。

    出处:唐·王勃《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》:“遁俗无闷,因时有待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遁世绝俗 [ dùn shì jué sú ]

    释义: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同“遁世离俗”。

    出处: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一:“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,遁世绝俗之悲,泥而不滓,蝉蜕污浊之外者,诗也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阿世媚俗 [ ē shì mèi sú ]

    释义:指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如其《民敌》一书,谓有人宝守真理,不阿世媚俗,而不见容于人群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凡夫俗子 [ fán fū sú zǐ ]

    释义:泛指平庸的人。

    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9回:“瞧我这凡夫俗子,不能交通神明,所以梦都没有一个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凡桃俗李 [ fán táo sú lǐ ]

    释义:平凡、普通的桃花和李花。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。

    出处:明·王冕《题墨梅图》:“凡桃俗李争芬芳,只有老梅心自常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愤世嫉俗 [ fèn shì jí sú ]

    释义:愤:憎恶,痛恨;嫉:仇恨,痛恨;世、俗:当时的社会状况。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、憎恶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,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,希矣。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?”

  • 26、

    风流儒雅 [ fēng liú rú yǎ ]

    释义:风流:有文采且不拘礼法;儒雅:学识深湛,气度不凡。指人文雅洒脱,学识渊博。

    出处:唐·卢照邻《五悲·悲才难》:“杲之为人也,风流儒雅,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;昂之为人也,文章卓荦,为四海之随珠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附庸风雅 [ fù yōng fēng yǎ ]

    释义:附庸:依傍,追随;风雅:泛指诗歌。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,参加有关文化活动。

   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喜欢便宜,暗中上当,附庸风雅,忙里偷闲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飞遁离俗 [ fēi dùn lí sú ]

    释义:飞遁:指隐退。指隐退而远离尘俗。

    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隐居大荒之庭,飞遁离俗。”

  • 29、

    贩夫俗子 [ fàn fū sú zǐ ]

    释义:贩夫: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。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。

    出处: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茶客娶兴》:“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,贩夫俗子,教我怎生伴着他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风俗人情 [ fēng sú rén qíng ]

    释义: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

    出处:唐·杜牧《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,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忿世嫉俗 [ fèn shì jí sú ]

    释义: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、憎恶。同“愤世嫉俗”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自尊至者,不平恒继之,忿世嫉俗,发为巨震,与对跖之徒争衡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负俗之讥 [ fù sú zhī jī ]

    释义: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。同“负俗之累”。

    出处:

  • 33、

    负俗之累 [ fù sú zhī lèi ]

    释义: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。

    出处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外传记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材,必有负俗之累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诡雅异俗 [ guǐ yǎ yì sú ]

    释义:和雅正相背,与常俗相违。谓异端邪说。

    出处:章炳麟《与人论文书》:“使奇耦之言,文章之议,日竞于世,失其所以■(木敬),而诡雅异俗者据之,斯亦非足下之所惧邪!”

  • 35、

    浑俗和光 [ hún sú hé guāng ]

    释义:浑俗:与世俗混同;和光:混合所有光彩。比喻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。也比喻无能,不中用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,真一味风清月朗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化民成俗 [ huà mín chéng sú ]

    释义:教化百姓,使形成良好的风尚。

    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?”

  • 37、

    化民易俗 [ huà mín yì sú ]

    释义:教化百姓,改变风俗。

    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,近者说而远者怀之。”

  • 38、

    毁风败俗 [ huǐ fēng bài sú ]

    释义:败坏良好的风俗。同“伤风败俗”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毁风败俗,无益于化;古今之失,莫大于此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混俗和光 [ hùn sú hé guāng ]

    释义:同于尘俗,不露锋芒。指不求特异,与世无争。

   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李云卿》第一折:“贫僧混俗和光,常于闹市之中,口发狂言,串拖二八金钱,每与孩童嬉戏游玩,人皆见而恶之。”

  • 40、

    惊世骇俗 [ jīng shì hài sú ]

    释义:世、俗:指一般人。使一般人感到惊骇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答陈抑之》:“勤劳半世,汩没于章句训诂之间,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,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。”

  • 41、

    举止娴雅 [ jǔ zhǐ xián yǎ ]

    释义: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

    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:“更是性格敏慧,举止娴雅,浅笑微颦,丰华入目;承颜顺意,婉娈快心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简傲绝俗 [ jiǎn ào jué sú ]

    释义:指高傲而超越世俗。

    出处:清·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卷三:“亡友文小勇有句云:‘人谁从问字,风不可开门。’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,而其荒凉寒苦之状,简傲绝俗之致,亦概可见矣。”

  • 43、

    浇风薄俗 [ jiāo fēng bó sú ]

    释义: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

    出处:唐陈黯《辩谋》:“得之则逸身丰家,不得则嫉时怨命,噫,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救时厉俗 [ jiù shí lì sú ]

    释义:匡救时弊,纠正风气。

    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:“先秦学者生当乱世,目击民艰,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。”

  • 45、

    拘俗守常 [ jū sú shǒu cháng ]

    释义: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。

    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论仙》:“而浅识之徒,拘俗守常,咸曰世间不见仙人,便云天下必有此事。”

  • 46、

    绝国殊俗 [ jué guó shū sú ]

    释义:绝国:异国。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《文子·精诚》:“天下莫不仰上之德,象主之旨,绝国殊俗,莫不重译而至,非家至而人见之也。”

  • 47、

    抗尘走俗 [ kàng chén zǒu sú ]

    释义: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

    出处:南朝齐·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:“焚芰而制裂茶衣,抗尘容而走俗状。”

  • 48、

    匡时济俗 [ kuāng shí jì sú ]

    释义: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
    出处:唐·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
  • 49、

    离世绝俗 [ lí shì jué sú ]

    释义:犹言离世异俗。指超脱世俗。

    出处: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九:“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,不与恶人言,可谓离世绝俗矣。”

  • 50、

    民淳俗厚 [ mín chún sú hòu ]

    释义:民风质朴敦厚。

    出处:明·宋濂《敦睦堂记》:“海东之邑,闻有民淳俗厚如邹、鲁,必张氏之化也欤!”

  • 51、

    轻举绝俗 [ qīng jǔ jué sú ]

    释义:犹言避世隐居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贺循传》:“或有遐栖高蹈,轻举绝俗,逍遥养和,恬神自足,斯盖道隆人逸,势使其然。”

  • 52、

    染风习俗 [ rǎn fēng xí sú ]

    释义: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。

    出处:《云笈七签》卷五六:“五气者,随命成性,逐物意移,染风习俗,所以变化无穷,不惟万数。”

  • 53、

    入邦问俗 [ rù bāng wèn sú ]

    释义: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同“入国问俗”。

    出处:叶圣陶《席间》:“‘入邦问俗,古之道也。’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。”

  • 54、

    儒雅风流 [ rú yǎ fēng liú ]

    释义:①文雅而飘逸。②指风雅淳正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脱套》:“方巾与有带飘巾,同为雅者之服。飘巾儒雅风流,方巾老成持重。”

  • 55、

    伤风败俗 [ shāng fēng bài sú ]

    释义:伤、败:败坏。指败坏社会风俗。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论佛骨表》:“伤风败俗,传笑四方,非细事也。”

  • 56、

    时移俗易 [ shí yí sú yì ]

    释义:移:变动;易:改换。时代变了,社会风气也变了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时移则俗易。”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今夫世异则事变,事变则时移,时移则俗易。”

  • 57、

    世扰俗乱 [ shì rǎo sú luàn ]

    释义:社会骚乱,风气败坏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治期》:“世扰俗乱,灾害不绝,遂以破国亡身灭嗣。”

  • 58、

    俗不可耐 [ sú bù kě nài ]

    释义:俗:庸俗;耐:忍受得住。庸俗得使人受不了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沂水秀才》:“一美人置白金一铤,可三四两许,秀才掇内袖中。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:‘俗不可耐。’”

  • 59、

    随俗浮沉 [ suí sú fú chén ]

    释义: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,随着潮流走。

    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惑。”

  • 60、

    骚人雅士 [ sāo rén yǎ shì ]

    释义: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
    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公园里的牡丹芍药,邀来骚人雅士,缓步徘徊,摇着名贵的纸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