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时而动

[ dài shí ér dòng ]

待时而动拼音

[ dài shí ér dòng ]

待时而动的意思

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
待时而动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繁体 ]

待時而動

[ 成语用法 ]

作谓语;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

待时而动近义词

相机而行待时而举

待时而动反义词

轻举妄动

待时而动成语典故

东汉末年,董卓把持朝政,危害天下,伊阙都尉张承很想率领他的部属诛杀董卓,他的弟弟张昭劝他不要以卵击石,去选择一个英明主子,待时而动。张承觉得有理,就解下官印回到家乡,与大哥张范一起避居扬州过着淡泊的生活。

待时而动造句:

昭王深自韬晦,养兵恤民,待时而动。(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五回)

待时而动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待时而动成语接龙

  • 动辄得咎  辄:即;咎:过失,罪责。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
  • 动不失时  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  • 动之以情  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。
  • 动静有常  常:常规,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
  • 动魄惊心  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  • 动人心弦  把心比作琴,拨动了心中的琴弦。形容事物激动人心。
  • 动如脱兔  比喻行动敏捷。
  • 动心怵目  怵目:使人看了感到恐惧。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  • 动心骇目  骇目:使人看了感到惊骇。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  • 动心忍性  动心:使内心惊动;忍性:使性格坚韧。指不顾外界阻力,坚持下去。
  • 动荡不安  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  • 动荡不定  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  • 动人心魄  魄: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。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。
  • 动地惊天  惊:惊动;动:震撼。使天地惊动。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  • 动如参商  参、商:星名。参星出西方,商星出东方,二星此出彼没,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。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,如参星出西方,商星出东方。
  • 动中窾要  动:常常,动不动。中:切中,打中。窾:空处、中空。要:要害。要:引申为要害、关键。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。
  • 动手动脚  指动手打架、动脚踢人
  • 动静有法  动:行动;静:静处;法: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。指行动合乎规范
  • 动人心脾  形容使人感动与震惊
  • 动中肯綮  动:往往,每每;中:切中,打中;肯綮:筋骨结合的地方,比喻问题的关键。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

待时而动的意思是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
abcd的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待时而动的意思及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英语翻译、出处和待时而动造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gz109.cngz109.cn/daishierdong.html

相关推荐

  • 观衅而动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随武子曰:‘善。会闻用师,观衅而动。’”
  • 观机而动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  • 遵养待时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害卿兄弟,独夫介立,遵养待时,臣节讵久。”范祥雍校注:“此言尔朱荣待有时机,即欲篡夺。”
  • 刻不待时 《天雨花》第21回:“刻不待时遭大祸,叫我三人那里奔。”
  • 相机而动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宜刚宜柔,相机而动。”
  • 闻风而动 宋·陈亮《祭赵尉母夫人文》:“登堂莫及,闻风而起。”
  • 韬晦待时 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”
  • 顺时而动 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度德而处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。”
  • 决不待时 指对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。封建时代处决死囚多在秋后,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处决,故谓。
  • 藏器待时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