掎角之势

[ jǐ jiǎo zhī shì ]

掎角之势拼音

[ jǐ jiǎo zhī shì ]

掎角之势的意思

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。现比喻分出兵力,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。

掎角之势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掊之。”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繁体 ]

掎角之勢

[ 成语正音 ]

掎,不能读作“qí”。

[ 成语用法 ]

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互相配合,两面夹击

掎角之势近义词

犄角之势

掎角之势反义词

停滞不前得过且过

掎角之势造句

1、人族在碎辰界,位于浩宇中央位置,而妖界和魔界则分列两侧,对人族成掎角之势

2、这个方案可说是掎角之势,有绝对成功的把握。

3、吕布又在濮阳城外西边建一营寨,号曰西寨,与濮阳城成掎角之势

4、这场战役我军采取掎角之势,一举歼灭敌人.

5、三大帝国成掎角之势包围着阿加拉斯冰原,仿佛是在拱卫着什么。

掎角之势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掎角之势成语接龙

  • 势不可挡  来势迅猛,不可抵挡。
  • 势不两立  两立:双方并立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
  • 势合形离  势:形状;形:形体。形体各自独立,结构完整不分。
  • 势均力敌  均:平;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
  • 势倾天下  形容权势极大,压倒一切人。
  • 势穷力竭  大势已去,力量用尽。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。
  • 势如破竹  势:气势,威力。形势就象劈竹子,头上几节破开以后,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。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  • 势焰熏天  形容势力大,气焰高,很可怕。
  • 势倾朝野  形容权势极大,压倒一切人。
  • 势不可当  当:抵挡。形容来势十分迅猛,不能抵挡。
  • 势穷力蹙  形势窘迫,力量衰竭。同“势穷力屈”。
  • 势穷力屈  形势窘迫,力量衰竭。
  • 势如劈竹  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见“势如破竹”。
  • 势孤力薄  势力孤单,力量薄弱。指人少马微,不足以抗拒困境。
  • 势如水火  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
  • 势钧力敌  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同“势均力敌”。
  • 势若脱兔  势:攻势。脱:脱逃。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,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。
  • 势在必行  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
  • 势成骑虎  骑在老虎背上,要下来不能下来。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迫于形势,想停止也停止不了。
  • 势不可遏  犹势不可当。形容来势十分迅猛,不能抵挡。

掎角之势的意思是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。现比喻分出兵力,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。

晋朝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掎角之势的意思及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英语翻译、出处和掎角之势造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gz109.cngz109.cn/jijiaozhishi.html

相关推荐

  • 形制之势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郦食其传》:“距飞狐之口,守白马之津,以示诸侯形制之势,则天下知所归矣。”
  • 犄角之势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2回:“公子元列营于左殿,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,相约为犄角之势。”
  • 世事纷扰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术传》:“今世事纷扰,复有瓦解之势矣。”
  • 破竹之势 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  • 云合响应 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是云合响应之势,而非可安坐而致也。”
  • 言听事行 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言听事行,则如师徒之势。”
  • 虎狼之势 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。”
  • 鼎足之势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  • 春风野火 左齐《南泥湾屯垦》;“劳动竞赛的热潮,像春风野火一样,迅速遍及整个工地。”
  • 尺幅寸缣 清·徐沁《明画录》卷三:“笔意苍劲,尺幅寸缣,便有林壑窅冥之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