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足鼎立

[ sān zú dǐng lì ]

三足鼎立拼音

[ sān zú dǐng lì ]

三足鼎立的意思

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

三足鼎立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正音 ]

足,不能读作“zhú”。

[ 成语用法 ]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三方对立

三足鼎立近义词

鼎足之势鼎足三分

三足鼎立反义词

不打自败

三足鼎立成语典故

东汉末年,荆州牧刘表病死,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。刘备被迫南撤,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,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。孙权多谋善断,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,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,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三足鼎立造句:

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地联合搞这个项目,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三足鼎立。

三足鼎立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三足鼎立成语接龙

  • 立功赎罪  以立功来抵偿罪过。
  • 立命安身  立命:精神上安定;安身:指得以容身。指精神上有寄托,生活上有着落。
  • 立木南门  立木:竖木于地上。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、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。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。
  • 立人达人  立:建树,成就;达:发达,显贵。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,提高地拉。
  • 立身处世  立身:做人;处世:在社会上活动,与人交往。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。
  • 立此存照  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。
  • 立地成佛  佛家语,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,弃恶从善,即可成佛。此为劝善之语。
  • 立谈之间  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。形容时间极短。
  • 立竿见影  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,立刻就看到影子。比喻立刻见到功效。
  • 立锥之地  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。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。
  • 立足之地  站脚的地方。也比喻容身的处所。
  • 立业安邦  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同“立国安邦”。
  • 立地书厨  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  • 立国安邦  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亦作“立业安邦”。
  • 立身行己  存身自立,行为有度。
  • 立时三刻  立刻、马上。
  • 立地书橱  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
  • 立身扬名  立身: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;扬:传布。使自己立足于社会,名声远扬。
  • 立马万言  倚靠在马旁,马上写成一篇文章。形容才思敏捷。
  • 立场不稳  对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不能持之以恒

三足鼎立的意思是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

三的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三足鼎立的意思及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英语翻译、出处和三足鼎立造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gz109.cngz109.cn/sanzudingli.html

相关推荐

  • 鼎足而居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  • 问鼎中原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,为得天下者所据有。
  • 三分鼎立 《魏书·匈奴刘聪等传序》:“论土不出江汉,语地仅接褒斜,而谓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踪王者。”
  • 三分鼎足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  • 缺一不可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林冲道:‘只今番克敌制胜,便见得先生妙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,先生不必推却。’”
  • 力能扛鼎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(项羽)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
  • 负衡据鼎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孔光负衡据鼎,而仄媚董贤;况班马之贱职,潘岳之下位哉!”周振甫注:“负衡据鼎,指处丞相位。衡,秤,表持平;鼎,三足,喻三公。”
  • 鼎分三足 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必推却。”
  • 鼎足三分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  • 尝鼎一脔 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”